媒體金陽
【媒體金陽·中國醫院院長】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用質量抓手讓醫院“脫胎換骨”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國考排名從750多位到328位,貴陽二院正在發生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每天一走進辦公室,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李昆就能看到墻上的醫院績效國考“畫像圖”。
李昆院長這樣形容畫像圖:就像一個禿頂的人,左胸部插入一把寶劍,左右下腹分別插入兩把匕首。“禿頂”是手術、微創、四級手術占比等指標得分不高,“左胸插入的寶劍”是科研短板,而“兩把匕首”是電子病歷得分不高與麻醉、兒科、重癥醫師占比較低。
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帶領下貴陽二院正在高速發展,國考排名從750多位到328位,每年都以120位左右的速度提升,醫院正在發生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好醫院標準之下的質量逆襲
2020年7月,李昆從貴州醫科大學調任到貴陽二院擔任院長。“剛到醫院心里落差確實大,一是醫院當時的績效國考成績不好,二是因為市級醫院整體站位不高,職工非常滿足于現狀。”
在上任最初的半年里,李昆院長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不斷地引導員工認識到,一個好醫院的標準是什么?
在李昆看來,疾病譜里面80~85%都是普通疾病,而這些普通疾病所有的醫院都能診治。但好的醫院除了治好病以外,還要滿足這些條件:第一是不是用現在最好的醫療技術來治療疾病?第二掌握技術的人才是不是在不斷地學習?第三是不是用最規范的臨床路徑?第四是不是有最合理的時間效率?第五病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是不是有質量安全的保障?第六是不是有最好的醫療服務和醫療流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李昆院長帶領著貴陽二院開始了一場堪稱華麗的質量管理“逆襲”之旅。
2021年1月,醫院開始全面用質量管理方案對每個科室進行月度質量考評。“我所做的工作第一塊就是抓質量。”李昆院長告訴記者。月度考核要和每個科室的績效掛鉤,每個科室的質控情況都要在月度考評會上用 PPT展示,展示排名,展示問題,展示臨床路徑的比例,單病種質量控制的情況等等。
在李昆看來,市級醫院診療行為中個性化的東西太多,因此,在質量管理中他重點抓了單病種臨床路徑的工作。“主要問題就是沒有做到同病同治,帶來的是包括病人的成本等等的消耗都不一,我們一定要追求同質化。”
以前,貴陽二院病歷管理這一塊上認識度也不高,病歷書寫不規范,病歷結構也不規范,病案首頁更不規范。“我專門為病案起碼辦了三期學習班,病案首頁決定了醫療質量也決定了國考成績,下一步更決定了醫保的DIP付費。”
李昆院長感受頗深的是,一開始大家都滿足與現狀,但把大家的思想工作做通以后,大家非常齊心,非常團結。
如今,醫院的藥占比只有22%,耗占比是貴州省最低只有10%;單病種質控指標貴陽二院基本能達70多分,而一開始的時候只有20分;前些年醫院每年醫療賠款都達三四百萬,而去年1月份到10月份,醫療賠款只有16萬。“這種凝聚力迸發出來的干勁讓我都吃驚。”李昆不無自豪地說道。
個性化科室目標考核
李昆院長在抓質量管理的同時,在2021年初同步推出了科室的個性化目標考核。
在李昆看來,管理就是要傳導目標和壓力。“很多公立醫院考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但這種考核科主任一般不上心,他覺得是統一的考核,每年反正交一個考核報告。個性化考核才能更好地給科主任以目標和壓力。”
考核的指標分為五大維度:醫療、管理、人才、科研、教學。每年的元旦一過到20號,是李昆院長一年中最忙的時間,他帶著所有的副院長和職能科室,與每個科主任都要進行一場他稱為“談心”或“聊天”的個性化科室目標制定過程:科主任匯報去年工作完成情況,然后就是與科主任“商量”制定出今年科室的指標。
第一醫療,如醫療質量單病種臨床路徑比例要達到多少?門診人次、手術人次、出院人次等等,要達到多少?
第二管理,如醫療質量安全事故、其他安全事故必須杜絕等等。
第三人才,根據科室的具體情況,科主任提供科室的花名冊,匯報每個醫生的情況等等。如一個科室有20個醫生,科主任必須保證今年考取多少碩士多少博士。李昆說,“市級醫院人才結構特別不合理,我剛來的時候整個市二院的博士還不到20個,每年考取的也就一兩個。”
第四科研。“科研是我們醫院最短的一塊短板,滿分120分我只得10分,就如同一把寶劍深深插在我的心上。”李昆表示,貴陽二院的國考畫像圖非常好記,一個禿頂,一個大肚皮。大肚皮代表了我們的運營指標非常好,2021年在全省排在了第一,但是短了兩只腿,一個是科研,一個是人才。
和每一位科主任通過至少兩三個小時的“談心”,把指標談定后簽訂個性化的目標責任書,而這也相當于個院領導和職能部門幫著每一個科室做具體的科室診斷。
李昆補充說,“每個季度給科主任通報他的目標責任完成情況,半年有一個全院通報,一年一個評比,并且與他們的績效掛鉤,讓他們有充分的發展動力。”
沃土計劃之六大通道
李昆深知,要改變醫院的現狀,特別是人才結構的現狀,必須要走教學醫院的道路。
而他來到貴陽二院后,積極推進醫院成為貴州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2021年9月,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金陽醫院)正式掛牌為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金陽醫院。李昆長期在大學附屬醫院工作,深知醫生隊伍培育是需要土壤的。他提出“沃土計劃”,利用掛牌大學附屬醫院打開了六大通道。
第一本科醫學教學,要求所有的醫生都要完成本科;第二研究生通道,通過舉辦碩士金陽班,醫院每年至少有超過30個人以上考取碩士。“我來市二院后說了條鐵的紀律,45歲以下不考碩士,或者不在考碩士的路上不要來找我。否則你不要想什么進修,想怎么出去開會,什么評選優秀等等都沒門。”
第三博士通道,去年一年通道打開后醫院考取在職博士27人。“以前我們引人才非常困難,一個博士畢業出來以后,他首先考慮北上廣深,然后到了貴州的時候,他首先考慮貴醫省醫、遵醫。”
第四是博導通道,讓貴陽二院的專家有機會成為博導;第五博后通道,讓年輕人有機會去醫科大學攻讀博士后。
第六個通道就是研究平臺實驗室。“我們準備建一個小型的研究室,然后和貴州醫科大的研究中心,包括國家實驗室串在一起,讓我們科研和教學這塊土壤肥沃起來。”
讀書可以改變個人命運,同樣可以改變集體的未來。李昆自豪地說,“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等靠要不如我靠自己的力量,為了年輕人們能夠心無旁騖地讀書,他讀書期間的所有待遇我們都給,讀了博士回來以后還有將近100萬的獎勵,醫院因此掀起一股濃濃的讀書熱潮,我把這總結叫書香金陽、人文二醫。”